多用型復合紅油的制作秘方

做餐飲,不管是鹵味,炒菜,火鍋都離不開(kāi)紅油。紅油會(huì )使鹵制品色澤更加鮮亮,香味濃郁。好的紅油辣而不燥,滿(mǎn)足了人們對菜品色、香、味的挑剔。舌尖鹵味姚師傅在傳統的紅油配料基礎上添加了新香料,并且在制作方法上加以改進(jìn)。升級后的復合紅油香味較濃,不僅給菜品增色不少,還好聞好吃。今天就分享這款多用型復合紅油的制作秘方。

一、紅油原料

凈辣椒粉300克,郫縣豆瓣醬200克,魚(yú)香泡海椒150克,精制花生油2千克,大蔥100克,老姜100克,洋蔥150克,番茄沙司150克,紫草20克,紅蔻10克,香根(內香型的香料,干貨攤上有售)10克,茴香15克,桂皮8克,香葉8克,甘草10克,草果5個(gè),肉蔻10克,山奈8克,胡蘿卜100克,香菜根40克。

 

二、制作流程

1、郫縣豆瓣醬和泡海椒排斬至細,盛入盆中,再倒入辣椒粉、洗凈的紫草,加200克清水調勻;大蔥、老姜用刀拍松,以使炸制時(shí)容易出味兒;洋蔥切成4厘米見(jiàn)方的塊;胡蘿卜切成大片;香根、茴香、紅蔻、桂皮、香葉、甘草、草果、肉蔻、山奈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后洗凈撈出搌去水分待用。

2、炒鍋上火,注入300克精制花生油,燒至三成熱時(shí)依次放入大蔥、老姜、茴香、香根、桂皮、紅蔻、香葉、甘草、草果、肉蔻、山奈,用中小火使油溫緩慢提高(最高至五成熱),小火熬制約20分鐘左右,待各料均被炸至金黃色且香味充分溶入油中時(shí)用漏勺撈出料渣;油再次上火,下番茄沙司小火煸1-2分鐘至油色發(fā)紅,再倒入剩余的精制花生油,依次加入調勻的辣椒粉、豆瓣醬、泡辣椒、紫草及洋蔥、胡蘿卜、香菜根,并不斷順同一方向攪動(dòng),用小火熬約25分鐘左右,待鍋中油色紅潤、香味濃郁時(shí)再撈出料渣,將紅油起鍋盛入不銹鋼盛器內即成。

 

三、制作要領(lǐng):

1、食用油應選用精制的花生油,因為花生油經(jīng)過(guò)精制提煉后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香味,而且微帶紅色,這樣可保證調制后的紅油香味和色澤均純正。

2、郫縣豆瓣醬及泡辣椒不宜斬得太細,但也不可太粗;若太細,在熬制過(guò)程中極容易被炸焦炸糊,導致紅油色澤變褐發(fā)黑;而太粗,則其橫截面與油接觸的面積就相對較小,熬制時(shí)辣紅素不能充分溶于油中,易導致紅油的色澤不夠艷麗。

3、調制紅油時(shí)加入紫草的主要目的是使紅油的色澤更加紅亮艷麗,但其用量也不宜太多,否則易使紅油的色澤過(guò)深,反而影響質(zhì)量;另外,紫草和辣椒粉一樣,為了保證效果,促使其出色,在入鍋熬制前均需先用清水浸泡;加入番茄沙司不僅可以進(jìn)一步增加紅油的紅亮度,而且會(huì )使紅油突出辣而不燥的特點(diǎn)。

4、在紅油熬制過(guò)程中,應嚴格控制好火候,使用中小火,并且要用手勺不停的攪動(dòng);一方面,可使各種原料均勻受熱,其中的呈香物質(zhì)盡可能地溶出;另一方面,可避免原料被炸焦炸糊。

 

舌尖鹵味制作貼士、

1、甘草、草果、紫草、紅蔻、香根、肉蔻及山奈等既屬香料又屬中藥,若在菜市中買(mǎi)不到的話(huà),建議大家可到中藥店去購買(mǎi)。

2、由于各種原料在熬制過(guò)程中只是被炸至金黃香脆,并未炸焦,故撈出后不宜丟棄,仍可再次利用,不僅可以減少浪費,降低菜肴的成本,而且還會(huì )使菜肴的風(fēng)味更具特色;例如在燒制麻婆豆腐、水煮牛肉等菜肴時(shí),加入適量的辣椒粉料渣,成菜香味更濃,口感更好。

 

四、紅油提色秘籍

1、油料綜合提色法:

技法詳解 :此種提色法通常以糍粑辣椒或豆瓣醬作為提色基礎,部分湯鍋會(huì )輔以辣椒面進(jìn)行補充提色;

比例控制:糍粑辣椒、豆瓣醬之類(lèi)的比例在此種制法中,應占油脂比例的40%-60%,否則出鍋的油要么顏色不好,要么香味不足,且料渣的味道大部分已融入油脂中,故料渣也會(huì )變得無(wú)味)。如果是燒雞公、芋兒雞之類(lèi)的底料制作,干料比例會(huì )略大于60%;

2、制作順序為:下入植物油,(菜籽油應先燒高溫至泡沫散盡時(shí)才下入其他油脂,如需要加入牛油,則可以牛油一起加入燒至泡沫散盡,以節省時(shí)間),再加入色拉油,待油溫升至5成熱時(shí),下入姜蔥、洋蔥、香菜等食材炸干撈出,待油溫升至7成熱時(shí),下入豆瓣醬或糍粑辣椒炒制,炒至水分5成干時(shí),下入泡椒末一起炒制。待到水分7成干時(shí),下入其他材料炒制干水分即可起鍋。

3、辣椒面制作方法 :對于提色提香的辣椒面,在制作時(shí)應選擇2種或者2種以上的辣椒進(jìn)行搭配炒制。通常為一個(gè)香味濃郁的辣椒加上顏色較好的辣椒配合使用。一般搭配為:河北天鷹椒(提味)+燈籠椒(提色)配合使用。如湯鍋制作時(shí),還可以加入少許的八角、茴香、香葉進(jìn)行炒制,如需要麻辣味濃厚,可以在起鍋前加入花椒一同炒制,普通的麻辣味,花椒和干辣椒比例為:1:5;如需要濃厚的麻辣味,則為2:5;

4、炒制過(guò)程:干辣椒剪2cm小段,鍋上火,燒至鍋非常燙時(shí),下植物油或者熟菜籽油滑鍋,留少許底油,開(kāi)小火,下入干辣椒、香料少許翻炒,至干辣椒香味飄散,且微微有點(diǎn)發(fā)硬的時(shí)候,下入花椒炒制1分鐘,起鍋。待干辣椒冷卻后,入粉碎機絞碎成中粗辣椒碎,或根據店面需要,制成辣椒面;

 

五、糍粑辣椒紅油提色法:

1 、選購顏色暗紅,籽少,肉厚,無(wú)霉變的干辣椒;在采購時(shí),可以讓供貨商直接用機器剪切成段,但一定要監督。剪辣椒的費用一般是用辣椒籽沖抵即可;

2 、煮制:干辣椒在制作時(shí),應先用溫水洗去表面灰塵之后再入鍋加水煮制。通常選擇用大邊鍋煮制;煮制時(shí),辣椒與水的比例為:1:5—1:6的比例,邊煮邊翻勻;煮至辣椒充分吸收水分,且非常柔軟,用手能很容易捏碎肉質(zhì)即可;然后撈出辣椒,控干水分,一部分需要用重物壓干水分。此時(shí)可以提前幾個(gè)小時(shí)將辣椒煮熟控水分,然后再燒油,在燒油的時(shí)候,用絞肉機將辣椒絞碎。絞制辣椒時(shí),以細孔絞制。因紅油的顏色是通過(guò)辣椒分子的擴散與油脂融合在一起的,如果辣椒較細,則能增加辣椒分子溶解的速度和概率,使之在使用同等重量的辣椒的情況下,顏色能更勝一籌;

3 、燒油,燒油方法見(jiàn)油料混合的燒油方法,以此不贅述,謹記要用密漏撈干凈油脂內的殘渣,使之不易因高溫而讓殘渣燒焦,影響顏色和口味;

4 、辣椒與油脂的比例:由于本段技法為紅油制作技法,只使用紅油,不使用料渣,故辣椒比例略少于第一種做法,干辣椒與油脂的比例為:7:100,相關(guān)比例可根據店方的辣味要求進(jìn)行調節,如需要麻辣味濃厚,除了使用辣味較重的辣椒進(jìn)行炒制之外,可以將干辣椒比例增加到9-10;

5 、沖油,顧名思義,是通過(guò)高油溫的油脂直接淋入糍粑辣椒中,通過(guò)高油溫來(lái)使糍粑辣椒分子迅速擴散,以達到通過(guò)沖油來(lái)快速析出部分辣椒分子融入油脂中的目的,“沖”字便形象的揭示了整個(gè)制作的動(dòng)作精髓;沖油時(shí),將糍粑辣椒裝入另一大桶中,將油桶內高溫(7-8成熱,冒青煙)的油脂用長(cháng)柄水勺沖入糍粑辣椒中,同時(shí)另外一名助手則在沖完一勺時(shí)攪動(dòng)糍粑辣椒,使之均勻受熱;沖油時(shí)動(dòng)作較為危險,請注意安全。

 

紅油制作詳解

干鍋紅油在提色時(shí),可以使用沖油法先將糍粑辣椒和豆瓣醬分別沖炸散開(kāi),然后再混合在一起炒制,以此避免粘鍋和焦糊,也能充分析出顏色。同時(shí)可以結合紫蘇葉提色法,加入0.05%的比例即可。同時(shí)謹記,紫蘇葉不能與料一起炒,必須炸后倒掉。

紅油的種類(lèi)比較多,有香辣紅油,麻辣紅油,五項紅油,混合紅油等,其中做法都有差異。上面這款紅油適合鹵味,拌菜,火鍋等菜品。

TAG標簽: 紅油

轉載注明出處:http://www.jadebamboodinos.com/lucaizhishi/4937.html

申明:文章及圖片來(lái)源于網(wǎng)絡(luò ),僅供學(xué)習交流,不做商用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2548293962@qq.com刪除。